当前位置: > 财商 > 正文

“全勤进博宝宝”达必妥®携两项新适应症亮相,再拓免疫新版图

来源:赛诺菲中国 2025-11-05 20:15:00

八赴进博年年上新,为美好生活加“免”

上海2025年11月5日 美通社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而至,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赛诺菲携其明星展品、2025年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得主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再度亮相,重点展示其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管线内新适应症的突破潜力,以及其拓展免疫健康新生态的最新成果。作为进博会“全勤生”,达必妥®年年赴约,年年出新,持续拓展治疗版图,已在中国上市跨越皮肤和呼吸疾病领域的七个适应症(及人群)。八年进博之旅,达必妥®展出了多项全球首创适应症,屡创多项“首个且唯一”的中国纪录。

赛诺菲特药中国区总经理纪娴表示:“八赴进博,是赛诺菲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的见证。‘进博宝宝’ 达必妥®从中国首秀到多适应症获批,从进博 ‘展品‘变身惠及临床的’商品‘,已帮助特应性皮炎、2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2型炎症疾病患者焕发了生命光彩。今年,我们带来了皮肤科和鼻科两项管线内的新适应症,并携手业界伙伴推动2型炎症认知提升与诊疗生态构建。未来,我们将持续构筑免疫领域强劲管线,加快引入突破性创新疗法,为医患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为健康中国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加’免‘!”

倡议发起:推动2型炎症管理,为美好生活加“免”
倡议发起:推动2型炎症管理,为美好生活加“免”

开拓新版图:鼻科、皮肤科新适应症首秀进博,创新点亮美好生活

今年进博会,达必妥®管线内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新适应症迎来中国首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长期遭受鼻塞、嗅觉丧失、流涕等症状的困扰,且传统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同时获批用于治疗成人(18岁以上)及青少年(12-17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生物制剂,达必妥®为这类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治疗突破。

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世界过敏组织卓越中心)程雷教授表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病率在过去25年持续上升【1】,据估算,中国目前约有3000万患者【2】。这些患者白天被持续的鼻塞堵得喘不过气,夜晚又因呼吸受阻而辗转难眠,更无奈的是,平常生活该有的‘味道’对他们而言却成了奢望,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朱冬冬教授指出:“2型炎症是驱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核心机制,且患者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的风险更高。传统的手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患者术后鼻息肉复发率较高。生物靶向治疗的出现,为CRSwNP 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从根源上抑制2型炎症,帮助患者打破复发的循环困境,重回美好生活的正轨。”

据悉,达必妥®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如获批,其在中国覆盖的疾病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至上呼吸道疾病,帮助更多患者重拾“有滋有味”的人生。

此外,赛诺菲还分享了达必妥®在皮肤科领域的管线进展:今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大疱性类天疱疮,成为该疾病首个靶向生物制剂,改变了以往只能依赖传统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局面。

达必妥®预充式注射器模型(左)、预充式注射笔模型(右)
达必妥®预充式注射器模型(左)、预充式注射笔模型(右)

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赛诺菲不仅展示其全球创新突破,更致力于加速实现“展品变商品”,让创新成果真正惠及患者,实现长期获益。去年首展的达必妥®预充式注射笔,已于今年6月正式上市。预充式注射笔具有便携、易操作的特点,便于患者居家注射,不仅提升注射体验与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医护管理效率,赋能患者长期治疗与疾病规范管理。

构建新生态:促进跨学科对话,推动2型炎症共病共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等一系列2型炎症相关慢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些疾病常伴随发生、相互加剧,形成复杂的疾病网络,显著增加患者的健康负担,也为临床诊疗带来巨大挑战。本届进博会上,赛诺菲邀请来自皮肤科、呼吸科和鼻科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2型炎症共病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旻教授指出:“由于2型炎症这一共同的内在机制,导致患者常常‘多病共存’。以哮喘为例,超40%的哮喘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相当比例的患者合并特应性皮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家庭医疗经济负担沉重;同时,共病患者的治疗更复杂,社会医疗卫生系统也面临严峻挑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静教授表示:“从机制上来讲,靶向生物制剂在抑制2型炎症关键和核心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信号通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共病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有望引领从‘单病诊疗’到‘共病共管’的范式革新,真正帮助患者实现整体疾病的长期控制。”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赛诺菲发起了“推动2型炎症管理,为美好生活加‘免’”倡议,旨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诊疗观念从“对症治疗”到“对因治疗”转变,促进诊疗模式由“专病专注”向“共病共管”转变,助力构建2型炎症共病管理新生态,为患者勾画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共筑新防线:携手多方,推动皮肤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皮肤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一环。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皮肤健康挑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发起 “皮肤健康三年行动(2024-2026)”,旨在提升我国皮肤疾病整体防治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科学普及,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今年进博会上,赛诺菲汇集多方共同发起倡导,全面推动皮肤健康的认知普及与诊疗规范化,共筑皮肤健康防线。

倡议发起:全面推动皮肤健康的认知普及与诊疗规范化,共筑皮肤健康防线
倡议发起:全面推动皮肤健康的认知普及与诊疗规范化,共筑皮肤健康防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高兴华教授指出:“皮肤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皮肤健康事业发展,以规范诊疗、科普教育、创新发展为核心。这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医药企业的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期待未来与各方深化合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疾病防控体系,为2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崔勇教授表示:“皮肤科医生的共同使命是照护中国人民的皮肤健康,为此我们发起‘皮肤健康三年行动’。面向普通群众,传播疾病健康知识;面向患者群体,我们主要传播疾病防控知识;面向基层医生,重点是提升规范诊疗的能力。未来我们还将用科普书籍《特应性皮炎365问》作为重要载体,进校园、进社区,传递给有需要的人群,用广大的社会力量共建皮肤防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李巍教授表示:“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靶向生物制剂等创新疗法加速落地中国,不仅带来了更多临床治疗选择,也推动着疾病科学认知不断提升。过去,人们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较为局限,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成特应性皮炎,医生也有了对因治疗的武器,可以更精准、更有效地治疗和管理疾病。”

达必妥®连续八年的进博之旅,见证了赛诺菲在中国免疫治疗领域的持续深耕与不懈探索。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影响力,赛诺菲不仅展示了其在免疫领域的创新成果,更传递了深耕中国市场、与本土医疗生态共同成长的坚定决心。如今,赛诺菲在免疫领域已布局了丰富且极具前瞻性的创新管线,赛诺菲的进博故事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上升到了“生态赋能”的更高维度。面向未来,赛诺菲将秉持科学探索精神,持续突破免疫治疗的边界,为患者照亮更广阔的治疗前景。

-完-

关于达必妥®

达必妥®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通路的信号转导,而不是免疫抑制剂。在达必妥®开发计划的多项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必妥®表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可抑制2型炎症,并证实IL-4和IL-13是2型炎症的关键核心驱动因素,在多种相关的常见并发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达必妥®已在60多个国家获得一个或多个适应症的监管批准,用于治疗各年龄段某些患者的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结节性痒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大疱性类天疱疮(BP)。目前,全球超过100万名患者正在接受达必妥®治疗。

在中国,达必妥®目前已获批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成人、青少年、儿童、6个月以上婴幼儿全年龄段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合系统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成人结节性痒疹,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以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七大适应症(及人群)。

2025年,达必妥®荣获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盖伦奖素有“医药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专为表彰对改善人类健康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创新。

Powered By 财信在线Copyright © 2023-2024